7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發運。
水利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11月1日公布,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。根據驗收結論,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,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范和設計要求、總體優良,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,防洪、發電、航運、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。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(簡稱“東方電機”)曾與三峽集團合作研制左岸70萬千瓦 級水輪發電機組,為右岸提供4臺70萬千瓦水電機組。“德陽造”一如既往研發制造著“大國重器”。
時間回到1997年。東方電機與三峽集團合作研制三峽左岸7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。1998年左岸廠房壩段混凝土施工,2000年左岸電站廠房機組基礎環、座環混凝土施工,2002年11月左岸電站首臺機組—2號機組轉子順利吊裝就位,標志著三峽首臺機組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,進入總裝階段。2005年左岸電站最后一臺發電機組(9號)轉輪順利吊裝就位。
東方電機在三峽項目研發過程中,順利掌握了巨型混流式水電機組研制的關鍵技術,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具備了國內自主研制70萬千瓦級巨型水電機組的能力和條件。通過持續創新,成功開發出適用于三峽右岸電站的轉輪模型,綜合性能優于三峽左岸國外的轉輪模型,在舉世矚目的三峽右岸機組投標中,與國外一流制造廠商同臺競技勝出,取得自行設計、制造三峽右岸4臺70萬千瓦水電機組的歷史性合同。
借力三峽水電項目,在短短的五、六年內,東方電機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技術30多年的差距,致力“大國重器”研發制造,使我國巨型混流式水輪機的核心技術一躍跨入世界先進行列。東方電機也由三峽左岸機組的“中國制造”變為三峽右岸機組的“中國創造”,提升了我國水力發電設備在國 際發電設備市場的競爭實力和市場開拓能力。
在2020年1月10日舉行的國家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,東方電機參建的長江三峽樞紐工程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。這是該企業繼自主研制葛洲壩17萬千瓦水輪機組獲得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之后,第二次獲得此獎。
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,在來水量正常的情況下,每年可提供近100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,可替代5000萬噸的燃煤、約減排1億噸二氧化碳和150萬噸二氧化硫,是應對氣候變化、治理環境污染當之無愧的“清潔能源主力軍”,也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上海、廣東等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。三峽樞紐使東西各1500公里、南北各1100公里范圍內的全國電網連為一體,對穩定全國電網發揮了重要作用。(記者 伍玲)